李國強 謝榮滾
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五四運動開啟了中國現代歷史新一頁,亦是新文化運動重要的里程碑。「五四」「外抗強權,內除國賊」的鮮明方向,推動着時代進步,鼓舞著一代又一代愛國志士,為振興中華、民族復興奮鬥獻身。
一九一九年,北京大學學生發起「五四」運動席捲全國,香港亦受到衝擊影響。香港各界人士血濃於水,面對國家危難,滿懷家國情懷,風雨同路,在不同時段、以不同方式作出了響應。
一九一九年,當時二十歲的陳君葆學生代表是港大學生,又是學生評議會成員,「五四運動」爆發後,他和大批港大同學滿懷悲憤,義無反顧,發動全校同學一道,在英國人統治的最高學府挺身而出,融入「五四」愛國運動的洪流之中。四十年後,陳君葆教授在一九五九年一篇文章中以親身經歷回憶指出:當年「『五四』愛國運動浪潮澎湃高漲,瀰漫着神州大地,香港也受到衝擊。」
一九五九年五月四日,在「五四」四十周年紀念時刻,陳君葆在香港《新晚報》發表文章,回顧了當年港大學生投入洪流參與聲援「五四」實況:
「『巴黎和會』失敗消息傳來,北大學生發起遊行罷課,消息傳來,全國悲憤,港大愛國學生也義憤填膺,即有五六十名同學聚集,提出以大學名義,打電報去巴黎和會,但遭校方拒絕。學生們並不罷休,乃改以『香港中國學生』的名義,直接致電北洋軍閥政府,要求取消不平等條約和釋放被捕學生。」難得的是,港大學生當年這份正氣凜然的重要電文得到了保存,台北檔案部門保留了有關電文,電文全文如下:「急。北京大總統暨國務總理,各部總長鈞鑒:青島瀕危,同深哀憤。務懇急電陸專使,據理力爭,萬勿簽字;並請廢除中日前後密約,一洗奇恥。曹章賣國,舉國嘩恨。北京學生,迫於義憤,致有本月四日之舉。乃報載將解散大學,並處被捕學生以死刑。如果施行,則人之愛國具有同心,誠恐前赴後繼,殺不勝殺。因懇蠲寢原議,迅予釋放。學生幸甚,大局幸甚。世隆公理,豈慴強權。國不淪夷,尚支士氣。臨電悲籲,淚血與俱。香港中國學生王之方、潘晦口、楊師騫、陳君葆等二百零八人同叩。庚。」電文體現了香港大學學生的救國心情,這短短一百多字的檄文,像鋒利的匕首,矛頭直指賣國賊與列強。五四運動的積極參加者、曾任「考試院長」的北大學生楊亮功,在其編寫的《五四——第一本五四運動史料》,也紀錄登載了這篇電文。
港大學生對「五四」愛國運動關注,儘管屢遭當局阻攔,他們依舊不屈不撓,勇敢向前,用各種方式奮勇力爭,充分體現了當時年青一代的愛國情懷!
石志仁是陳君葆師弟,周恩來在天津南開讀書時認識的同學好友,其後到香港大學工程院就讀。「五四」後一年,周恩來前往法國「勤工儉學」,輪船途經香港停泊一天。石志仁在香港熱情接待周恩來,並請他吃飯,在港大暢談理想。石志仁讀書成績很好,一九二二年在港大工程系以一級榮譽畢業,獲公費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繼續深造,一九二六年懷著救國理想提前回國,致力振興中華,一九四九年出任新中國第一任鐵道部副部長,他在中國鐵路領域貢獻重大,更是香港大學校友在建國初期擔任最高級職務的官員。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周恩來總理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專程來京訪問的香港大學外籍教授團,與及陳丕士大律師和陳君葆教授等一行。在這次會面中,周恩來特別請來時任鐵道部副部長石志仁一起參與出席,周恩來並首次公開透露了他「五四」後第一次來港在港大與石志仁見面的情況。
新文化運動旗手魯迅先生,一九二七年二月曾到香港作了兩次重要演講,發表了《無聲的中國》和《舊調子已經唱完》兩篇重要演講文章。魯迅先生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逝世,港人沒有忘記魯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在同年十月三十一日舉行了魯迅追悼會,據時任港大馮平山圖書館館長陳君葆在《日記》中記述:「魯迅追悼會到的有三十多人,但氣象卻很為肅穆,我想魯迅先生有靈,對香港大學學生當抱相當希望罷。會中馬(鑑)先生講魯迅先生事略畢,許(地山)先生講他在文學上的貢獻。」李國強保留了當年集會兩幅珍貴照片,與及許地山教授手書的輓聯:「青眼觀人,白眼觀世,一去塵寰,靈犀頓闇。 熱心做事,冷心做文,長留海宇,鋒刃猶銛。」輓聯對新文化運動旗手魯迅一生為人和貢獻作出了精闢總結。《陳君葆日記》還多次記錄了香港文化界學習與紀念魯迅的活動:魯迅逝世十二周年時,中華全國文藝工作者協會香港分會假灣仔六國飯店舉行紀念晚會,由郭沫若致開會詞;魯迅逝世十三周年,紀念活動就在跑馬地鳳輝臺陳君葆家中舉行,滿滿地坐滿一屋子,陳君葆致開會詞,張光宇、馬國亮、廖冰兄、陳殘雲等分別發言,直至晚上十一時才散會。陳君葆還在港大中文學會演講《魯迅與現階段文藝》,指出「魯迅是始終追求着中國民族的進步,他的思想是始終朝着中國民族的進步的一方面去發展的。」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內地眾多文化精英南下香港,開展各種活動抗戰救亡。這大批文化名人到港後,首先尋求文化聯繫,當年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就成為他們一個重要的立足點,中文系主任許地山、馮平山圖書館館長陳君葆配合內地文化精英在香港的工作發揮了文化橋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