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樂早年長期在奧地利、俄羅斯等地發展音樂事業,國際視野廣闊
由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本會榮譽顧問麥家樂先生,創作並籌備多時的歌劇《孔子傳》去年11月22日在大會堂首演後,11月28日再次獲得他居住和工作多年的奧地利政府榮譽。由奧地利駐港澳總領事Karl Ernst在其官邸向他頒授奧地利共和國金級榮譽勳章(Decoration of Honour in Gold for Services to the Republic of Austria),此項榮譽勳章是奧地利最高級別勳章,也是首位港人獲此殊榮。當晚,麥家樂先生接受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的訪問,分享了他對香港發展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看法,以及如何提升全民文化素養等。以下為訪問內容。 麥:麥家樂 文:文灼非
文:你在海外發展音樂事業多年,外國的環境對香港發展音樂文化有什麼可以參考的地方?
麥:我在莫斯科擔任指揮約10年,在奧地利留學和擔任小提琴首席音樂家約20年,兩個地方都值得香港參考,它們都有很完善的文化系統。維也納有四個交響樂團,其中愛樂樂團在頂級的金色大廳向全世界宣揚奧地利文化;廣播交響樂團則負責推廣現代文化、現代音樂創作等,每個交響樂團負責的範疇均不同,而且每年舉辦豐富多元的音樂活動。香港可以借鑒維也納經驗,將每個文化部門重新劃分定位,分工合作去推廣不同的文化。
文:香港成立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你有什麽期望?
麥:文化局首先需要作調研,參考其他地方怎麽劃分、進行、支持文化的推廣。也需因地制宜,不能一味的參考海外,要制定一套更貼合本土文化的推廣策略。在中央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中,習近平主席將香港設定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香港將成為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交匯的地方。但是要達成這個目標,香港至少仍需十多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去計劃,同心合力實現這個理念。
麥家樂認為維也納的文化政策可供香港借鑑學習(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提供)
應試教育扼殺文化素養與創造力
文:香港經過150百年英國的統治,西方文化我們有一些認識,回歸20多年,也加強了認識中國文化,是否有足夠條件讓香港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呢?
麥:在1997年之前的英殖時期,香港沒有本土文化,接受的文化一直是由西方傳入,香港本土的文化認同感很弱。因此,對香港來說,首要的事情應該是建立文化認同,再經過長時間的計劃持續發展。我在倫敦感受到當地跟香港的文化有很大區別,倫敦有豐富的交響樂、音樂劇、博物館,為什麽香港不是這樣?香港人的文化產量偏低,雖然讀很多書,卻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追求分數,不注重文化的修養。就算讓小孩學習音樂,也是為了擁有更好的文憑升學,拼命的練習皇家音樂考試的曲目,可能連曲名都不知道,香港需要改變文化環境。
文:先從學校抑或家庭入手?
麥:現在所有年輕人都受到手機、電子遊戲的影響,在我看來,全世界的文化水平都在下降,科技發展愈快速,人就愈懶得自主思考,只會通過上網搜索資訊,加以複製,導致人的創作力持續減少。雖然現在世界的文化趨向是整體走下坡,但是我認為中國可以把握住這個契機,走相反的方向,更加重視文化的起步與發展,使中國更加強大。
麥家樂擔任導演和現場指揮歌劇《孔子傳》,將高雅音樂和中國文化結合,分享給大眾(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提供)
普及高雅文化 擴展香港國際影響力
文:如果香港的音樂教育要讓每一位中學畢業生對中西音樂都有基本的認識和修養,你會怎麼規劃課程?
麥:其實不能只依靠學校來吸收音樂文化。我覺得香港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我之前每個星期都會去學校表演,但學生只是坐着觀看,沒有後續的發展。維也納每一所學校都會規劃好學生的行程,讓他們去音樂廳、去歌劇院親身感受音樂會,而且是持續活動。在中學畢業時學生對音樂有足夠的了解,甚至有很多學生已經養成了去音樂會的習慣。我覺得要培養聽音樂的觀眾,單靠在商場演奏是不足以吸引他們到音樂廳。一般觀眾都是以看熱鬧的心態,看完就會忘記,並不會想再去聽音樂會。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其實是兩回事,流行文化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提升一個城市群眾的文化水平。高雅文化不能被忽視,因為一個城市可以在世界上獲得文化地位,高雅文化就像火車頭引領着大方向。如果香港想在世界上成為一個擁有文化地位的城市,需要促進高雅文化的發展,提升香港人的文化水平。
文:近十幾年你覺得中國做了哪些事情,令整個文化水平上升?
麥:我很欣賞高雅文化院校計劃,大學是特別追求知識的一個時期。中學時期學生大多數是被家長強迫學習,但大學更重視尋求自我,開始探索人生,大學是最好灌輸學生深度文化的時期。
麥家樂參與中國藝術節演出,與內地交響團進行交流。(被訪者提供)
麥家樂表示,香港可借鑒內地引進海外優秀音樂人才的措施
引進人才需謹慎辨別
文:內地是如何培訓孩童音樂的?香港有沒有可借鑒的地方?
麥:我第一次去中國是80年代指揮上海交響樂團,看到14位小提琴演奏家在排練時琴弓已經十分整齊,結束後我問首席演奏家原因,原來樂團邀請世界各地的教師來教學,並且從中挑選最優秀的精英,所以團隊特別有紀律和整齊。我覺得師資力量尤為重要,學生是需要優秀的人才率先帶領。當初我學習指揮的時候,會買機票跑到世界各地尋找優秀導師向他們學習。術業有專攻,請最優秀的人才從兒時就輔導,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礎。
文:香港資源非常豐富,外在條件也好,為什麼都無法吸引到最優秀的文化人才來香港?
麥:我舉一個例子,維也納是一個特別注重音樂文化的地方,政府領導層也了解音樂,俄羅斯連總統也會彈鋼琴。雖然香港和他們的環境不同,但可以向優秀地方學習。首先,香港需要有鑒別能力,要知道哪些是真正優秀的人才。80年代香港特別繁榮,什麼優秀的人才都能請到。我覺得香港是一個福地,但如何善用資源,幫助香港的文化上一個台階,需要再深思。
寰宇交響樂團即於3月28日在大會堂舉行World Symphony Concert: Your Favourite classical music音樂會。
麥家樂簡介:
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榮譽顧問。1987年意大利托斯卡尼尼國際指揮比賽的獲獎者和1988年奧地利二十世紀音樂國際比賽的優勝者;他在歐洲、亞洲從事數十年音樂、指揮、演出及錄製音樂唱片的工作,並客席指揮過台灣省立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北京中央交響樂團等許多世界知名樂團。他也分別於2018年和2020年成為首位華人獲得世界級奧地利音樂劇院獎和首位華人獲得奧地利年政府頒發奧地利共和國金級榮譽勳章。
在海外生活逾35年後,麥家樂於2012年回流香港,並於翌年創立全華人組成的寰宇交響樂團,致力帶領香港音樂家將中國音樂及文化帶向世界各地。
文章來源:灼見名家傳媒 灼見專訪(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