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香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是搭建兩地文化交流的橋樑和全方位提高非遺教育的重要途徑。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繫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主席、海雅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涂輝龍,在今年兩會的提案中提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改變口傳心授傳承方式
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央對香港一以貫之的支持,彰顯了中央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定決心。我認為香港要抓住發展機遇,結合自身優勢,從傳統非遺文化入手,應用好非遺資源,加深香港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及對中華文化的重視,對於香港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文化歸屬感和自豪感,進一步推動內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非遺作為香港重要的文化資源,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使非遺文化變得脆弱和虛空,配套教育和推廣活動的缺失導致社會對非遺的認識不足,未能瞭解詳情或親身體驗,更遑論能分辨出琳琅滿目的世界級、國家級和地方的各類非遺專案。更重要是香港學界目前的非遺教育仍存在優化空間,在學校行政層面上,由於非遺不是主要學科的課程,大多數學校主要將教學資源投入在學科考試中,造成時間、人力都不足以推動非遺教育,導致長久以來非遺都難以入校。在推廣層面上,非遺專案種類繁多、發展程度不同,並無完整和規範化的教材指引,而且學習活動單一,多以單向講座形式為主,未能貼近青年人在非遺領域的學習、就業、個人成長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因此長遠而言,很有必要從規劃、教育和宣傳中著手,讓非遺教育和保育與時並進,吸引學生和大眾參與。為使這一提案真正落到實處,我提出以下建議:
現時初中中國歷史科已成必修科,但學習歷史必須要連貫,而國史、國學和國情是不能分開,我認為在中史科中加入非遺內容,並推廣至小學和高中階段教授,讓非遺教育入校獲得廣泛認同和提高學界的自覺參與。此外,新的非遺課程以互動式體驗取代傳統講學考試模式,開設非遺文化特色課程,通過非遺文化進校園的教學和活動,應用好文化資源,讓非遺能在學生當中鮮活起來、傳承下去。
把理論研究結合中小學教育的實質需求,活用國家非遺的數字檔案庫,重新編制具有深度和維度的教材。加強跨界別合作,對一些成果顯著、意義深遠的教材編制給予相應政策及資金獎勵。借鑒教育與科技的融合,推動非遺的科技化推廣,逐步將VR、AR、AI、體感科技、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應用到非遺教育和產業發展上,不斷利用新媒體、多媒體等手段宣傳及推廣非遺教育。
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轄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升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助力引進國家級非遺專案,同時鼓勵香港非遺走出去。雙向雙軌推廣,定期組織高規格、高質量的學術交流、論壇、講座、展覽、體驗工作坊,邀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和相關領域專家到香港分享交流,同時由專家學者等組成評估小組進行調研和績效評估,鼓勵兩地非遺工作者(或團體)創新交流合作形式,加強跨界別合作。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文化的標識,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提升與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事業,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資源與動力,增進香港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瞭解與重視,培育與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榮譽感,鼓舞香港民眾通過文化發展與國家緊密相連,更積極自信的融入國家發展。
 
文章來源:大公報3月5日 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