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雙修」計劃內容包括:為中、小學及社區機構基層學生提供導師或資助導師費,開設專科課程輔導班、藝術課程輔導班、體育課程輔導班以及生活體驗營。計劃過程中,曾多次獲得超過10家媒體報導,包括:大公文匯、香港商報、星島網、橙新聞、香港鏡報、紫荊網、巴士的報、央視新聞網、華人頭條和中國新聞網等對該計劃作了廣泛報道,給予高度認可和好評。
央視新聞網對「藝文雙修」給予高度的評價
大公文匯網對「藝文雙修」給予正面報導
(圖:文促會)
打破跨代貧窮 讓孩子愛上學習
參與專科課程輔導班的主要對象為小一至中三學生,文促會利用課餘時間為他們免費開設中、英、數等相關課程,讓孩子在學習上可以溫故而知新,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受惠人數近5千人,受惠人次近6萬人次。参加了英文專科班的一位來自保良局陳維周夫人紀念學校的家長向記者表示,該計劃可以真正幫助到基層市民:「真的很感謝有『藝文雙修』計劃的支持,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了孩子對英文的興趣和自信。」
(圖:文促會)
啟發孩子藝術潛能 培育欣賞中華文化
藝術教育不單能讓學生發掘自己的創意潛能,還可以讓他們從學習中重拾自信心,所以「藝文雙修」計劃開設書畫、舞蹈、戲劇、攝影、音樂等方面的免費興趣班,培養藝術興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受惠人數近6千人,受惠人次近4萬人次。
荃灣商會學校黃主任在該校學生完成水墨畫課程後表示:「感謝『藝文雙修』的用心安排,讓學生能接觸更多樣的繪畫藝術和手法,同時提升學生的繪畫技巧和興趣。」
(圖:文促會)
「文武雙全」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在過去數年的疫情期間,學生的運動量相應減少。有見及此,「藝文雙修」計劃於疫情復常初期已經開設武術、各項球類、游泳等免費體育課程,讓學生通過考試升級及獲取證書,令他們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亦能培養堅韌品質。受惠人數近7千人,受惠人次近4萬人次。
匡智屯門晨崗學校的謝校長在學生參加完少林武術班及乒乓球培訓課程後認為:「本校有幸參與『藝文雙修』計劃,學生不單提升武術及乒乓球活動的知識和技能,更能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底蘊和國球的魅力。」
(圖:文促會)
零距離體驗文化與藝術
隨着疫情減退和社會復常,孩子們都希望可以參加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藝文雙修:生活體驗營」計劃舉辧各類傳統手藝製作、藝術欣賞、文化體驗日、展覽、交流計劃等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不同界別的文化,感受到中華文化底蘊之美。受惠人數及受惠人次均近3萬。
參加了和諧粉彩體驗及輕黏土體驗的基全小學胡老師在學生完成課程後表示:「製作輕黏土有助於一年級同學訓練手部肌肉。學生平日多用畫筆作畫,和諧粉彩讓學生嘗試以手指代替筆畫,一來可以訓練學生手指觸感,二來可以提升學生對藝術的鑒賞能力。」
(圖:文促會)
小小的展板埋下一顆愛國的種子
2022年10月,聯同國家圖書館共同主辦「『藝文雙修:十年輝煌.家國同心』全港中小學同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文化體驗互動展」,該活動反應熱烈,在全港50間中小學以及社區機構陸續展出來自國家圖書館的20塊展板,超過21,000名學生參與該活動。展板承載着中國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增進青少年的家國情懷,培養更多傳承中華文化的生力軍。同時,為了讓香港學生更好的認識祖國,文促會積極響應各校請求,多次派出專家到校開展講座,總授課時數達30小時,逾千名學生受惠!
(圖:文促會)
在觀看展板後,東華三院高可寧紀念小學五年級學生向記者表示:「我們需要為國家付出一分力,創造更多可能性,以後我想當一個發明家,為國家發明更多的東西!」
(圖:文促會)
除了展板,互動展還為每間學校送出由國家圖書館發布的「手不釋書」—我們的書籍系列研學產品,通過手工製作環節,幫助中小學生體驗中國古代書籍的產生、印製及裝幀形式的演變過程。讓學生親手學習如何製作古籍,由淺入深體驗中國傳統工藝,重現古籍之美,並在此過程中,領略古人的智慧。
(圖:文促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許校長在活動舉辦期間向記者表示:「在這個展覽裡面,我們能夠讓學生有機會欣賞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從漢字開始,了解到『家』和『國』的關係,並且我們能看到國家的輝煌成就,因此我相信這個展覽能給我們的學生一個很好的啟導。」
紫荊網也曾對是次活動進行報導
交流研習 緊扣國情
在2023年10月至12月本會舉辦了「『藝文雙修:生活體驗營』大灣區交流計劃」,該項交流計劃組織了來自香港的六所學校近400名師生前往大灣區進行研習交流,安排了三條不同的研習路線,各有特色,包括國家教育科普基地/知名企業研習、歷史文化名跡遊學以及大灣區內學校交流。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祖國的發展變化,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
交流計劃的研習路線包括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學生們參觀航天模擬實驗室、航天食品和航天倉,以及體驗模擬太空環境項目,讓學生們了解到祖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的艱辛,使他們對國家科技發展感到驕傲!
其中出席了是次活動的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賴同學表示:「體會到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和技術十分先進,我為現今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而感到非常驕傲。」
(圖:文促會)
為了讓學生可以了解到國家發展史,計劃的其中一站是帶領學生參觀深圳工業展覽館和改革開放展覽館,通過展覽館中的珍貴歷史圖片和實物及多媒體資料,學生們深入了解祖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感受到了中國經濟和科技創新快速發展的成果。
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的陳老師帶領六年級同學前往參觀後表示:「讓同學探討科技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國家改革開放發展歷程,培養同學對民族和國家的歸屬感及責任感。同學們在這次旅程中都增進了不少有關祖國歷史及發展的認知,有助樹立文化自信。」
(圖:文促會)
大灣區交流計劃為了加強兩地學生之間的深入了解,還特別安排了三次深港學校交流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他們利用共同上課和進餐的時間,互相討論著彼此的生活習慣和成長經歷,不僅拓寬各自的朋友圈,締結了深厚的友誼,還在互相了解的過程中增長了知識。
交流活動完成後,來自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的蔡同學表示:「經過今次交流,我發現了他校的與眾不同以及自己的不足之處,令我大開眼界。」
(圖:文促會)
關於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是本港最有歷史與影響力的愛國愛港文化社團之一,秉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凝聚文化藝術界力量的宗旨,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發展。同時,致力促進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讓更多本港年輕學子提高學業和修養,成為社會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