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錦球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監事長

  

黨二十大報告指出「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為粵港澳大灣區指明了發展方向,更是香港經濟轉型的重大戰略機遇。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常委、本會永遠榮譽會長、監事長譚錦球倡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

他指出,當前,我國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更加突出,傳統產業發展面臨需求減弱、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產能過剩等多重困難。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發展數字經濟對於我國應對三重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香港全面落實中央惠港政策,抓住國家發展新機遇,特別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為此,他提出以下建議:

一、發揮優勢:夯實產業集群,培育數字經濟新生態。

我國在數字經濟方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產業鏈齊全、市場規模大兩方面,但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卡脖子」問題還不少。因此,必須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獨特優勢,夯實產業集群,培育數字經濟新生態。

(一)搶佔產業制高點,在工業軟件、作業系統、高端晶片及其上游的材料設備等下苦工夫,儘快實現「卡點」 技術突破和大規模應用。

(二)積極構建開放的數位生態系統。將數字經濟做優做強做大,一是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 企業;二是打造一批「 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延鏈強鏈補鏈;三是鼓勵優質企業積極加入全球數位化合作中,在細分賽道上搶佔數字經濟新高地。

二、做好兩個連通:破除地區壁壘,構建創新要素自由流動新格局

粵港澳大灣區雖然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但是灣區內部協同發展依然面臨粵港澳三地不同法律、不同關稅區、不同貨幣等約束。

因此,一方面,要做好內部連通。大灣區內部要儘快實現互聯互通,打破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區域性壁壘,解決城市間規則不銜接、資格不互認、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激發香港、深圳等核心城市的輻射力,以點帶面,通過提升金融發展水準與營商環境等措施,活躍東莞、中山等非核心城市的創新活力。特別要注意避免產業低水準重複建設和同質化惡性競爭,各城市可通過錯位競爭、協調發展的方式實現產業融合。

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外部連通。要利用好大灣區內幾個開放的門戶,建設高端數字經濟生態圈,接受國際環境的客觀檢驗。通過數位跨境貿易、數位跨境支付、數位資訊連通等數位技術手段,保障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具備完善的產業鏈承接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創新鏈,並在產業鏈的參與位置上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

三、形成三大特色:強化特色,共用數位經濟新模式

相較于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大灣區在數字經濟發展上已形成一定特色,包括區位特色、產業特色和空間特色,未來應進一步突出和加強。

一是區位特色。大灣區在數位化治理上存在三種制度安排,不斷探索創新粵港澳三地數字經濟合作機制、合作模式,可以為全國各地數位經濟跨境合作提供鮮活經驗和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二是產業特色。作為製造業大省強省,廣東省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數量眾多,在第二產業上的數位化投入遠超第三產業,達到12.9%,全國最高,這是和全國其他區域相比的一個鮮明特色。在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建設上,廣東做得最早、投入較大、工作較扎實,走在全國前列。所以,在數位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上,應該延續這樣的基礎和優勢。

三是空間特色。在數字經濟城市的空間牽引模式上,粵港澳大灣區已形成了香港、深圳、廣州組成的「三超」和東莞、佛山、珠海、中山等城市組成的「多強」 梯度發展的格局。與京津冀、長三角地區有明顯區別之處,應基於這個基礎上,強化「 三超多強」的空間牽引新模式,實現數位經濟高品質發展,造福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