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頴怡
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新任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文頴怡一直提醒自己要加倍努力,她指自己倍感榮幸也覺得任重道遠,既期待自己能為國家建言資政,也經常思考如何做好中央與香港各界的橋樑。
過往在不同團體服務期間,文頴怡發現不少港人家庭因為工作關係搬到內地暫住,他們傾向子女入讀提供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課程(俗稱「香港高考」)的高校,以便日後回港或到海外升學可以無縫銜接,但目前港人子弟學校不多,開辦「港籍班」的民辦學校學費也並非一般家庭能夠負擔,僅是學費每年就需要6萬至13萬人民幣。
這次文頴怡帶上兩會的其中一個建議,就是全額資助提供文憑試課程的民辦學校學費,並利用試點模式,在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探索在公辦學校開展文憑試課程合作模式,允許合資格的香港非牟利辦學團體及慈善團體在學校開辦「港籍班」,符合條件的學生可以直接參與文憑試。「港籍班」的學生可與內地學生一同參與非文憑試課程的其他科目,更好交流交融。

另一個建議是爭取內地部門支持,為香港青少年安排更多國防科技觀摩活動,比如航天設施、無人工廠、軍營開放日等,通過這些香港青少年日常生活甚少接觸的範疇,拓展他們眼界和對祖國的向心力。同時,她也希望通過內地港人商貿團體,為香港高校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崗位,並提供住宿生活補助,讓他們有更多親身在祖國體驗的機會,「畢竟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

近年,內地多個省市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帶動安老行業供需兩旺,一方面是港人內地養老,另一方面內地長者對高品質安老服務需求殷切。所以文頴怡也提出推動香港康養產業在內地發展的建議,旨在利用香港康養產業「早起步」累積的經驗,結合內地土地遼闊的特性,培養更多康養產業專業人才,同時通過香港慈善團體、同鄉社團、社會組織等,在內地開辦或合辦安老中心,為香港長者提供較熟悉的安老服務,減低他們因語言、文化不同而對內地安老中心產生的不適感,「長者如果在暮年之際離開熟悉的香港,轉而到內地養老難免會感到陌生,讓香港護理員在內地提供服務,正好與港人長者『同聲同氣』,使他們放心自在安享晚年。」

談到未來的履職方向,文頴怡說將會積極收集香港社情民意,做好中央與香港各界的橋樑。她也會推動香港各界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