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本會榮譽會長近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對香港如何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發揮獨特優勢發表觀點看法。現轉載澎湃新聞全文如下:
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如何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們關心的議題。
全國人大人代表、本會榮譽會長林龍安
來自香港的全國人大代表、禹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龍安,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一個多月前,即1月28日,他當選為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新一任會長。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就聚焦貿易壁壘問題,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題為《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作用,加大單獨關稅區地位對國家貢獻的建議》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林龍安在《建議》中希望,香港發揮出單獨關稅區和國際聯繫人等優勢,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發展戰略,促進國家進出口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2018年國際貿易嚴峻複雜,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增大。香港多年來在中國對外貿易中扮演著內地進出口貿易中轉站的角色。2017 年,經過香港轉口銷往其他目的地的中國貨物總值有 22,268 億港元。」林龍安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道。
林龍安表示,面對貿易摩擦、美聯儲加息、貨幣聯匯壓力等問題,加上英國脫歐等外在不明朗因素影響,當下內地及香港的出口與消費受到顯著影響。
鑒於上述問題,林龍安在《建議》中提出了解決方案。
林龍安認為,「一國兩制」保持了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和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對香港傳統優勢產業起到了鞏固作用。香港是國家對外開放的試驗場,也是獨立關稅區。在貿易保護主義當下,內地可藉助香港轉口港和稅務等方面的優勢,將內地貨物經香港出口,減少因由內地直接出口的關稅。
與此同時,他建議深化《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進一步向香港開放服務貿易,放寬教育、醫療、金融等領域外資持股比例限制,讓香港運用高端服務業的積累優勢,促進外國優質商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
此外,林龍安還建議利用好香港的國際網絡。
「香港是國際商業中心,是連接國際合作項目的樞紐城市。在外資眼中,香港是進入中國市場的最重要、最可靠的平台。」林龍安在《建議》中認為,在貿易保護主義引發的貿易結構變化中,中國亟需尋求進出口替代國家或地區。
林龍安認為,香港可利用信息及專業服務發達的優勢,找準不同地區消費者需求所在,精準對接各地需求與全球供給等等,減少內地對美國出入口的依賴,將更多的商品輸出到不同的國家或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香港亦可進一步加強與沿線國家進行商品配對,發揮出香港國際聯繫人的角色。
不過,在林龍安看來,最關鍵的還是要加快推動國家經濟升級轉型。
林龍安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公布將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內地可通過大灣區的協同作用,加強三地的科研人才流動,推動三地的科研融合,加快引進國際資本、人才、技術,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國家加快經濟升級轉型。
「科技創新正在加快推動全球產業價值鏈的重構和經濟形態的轉型,國際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正在重塑全球創新版圖和世界格局。」林龍安表示,在科技創新方面,香港擁有較雄厚科技基礎和高質素的科技人才基礎,可推動香港作為創科產業研發基地,而深圳作為試驗基地,其他城市作為量產基地,再通過香港出口,同時也可以把研究成果出口,輸出更多的服務貿易。
林龍安還建議,大灣區內應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口岸通關能力和通關便利化水平,促進人員、物資高效便捷流動。粵港澳地區的「雙牌制」通行制度應該逐步取消,變換更加方便車輛流通的管理制度。借大灣區規劃綱要政策,促進大灣區互聯互通。
(內容轉自2019年3月5日澎湃新聞 記者宋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