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兩會,涂輝龍委員帶來了《創造公平公正市場環境 促進實體商業發展》的提案。他表示,近年來,由於電商衝擊,實體商業難以為繼,大量商業樓宇,臨街商鋪空置,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商業用地出讓困難,土地閒置問題日益突出。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商業用地成交面積和成交金額雙雙大幅下滑,土地出讓金收入也大幅減少。昔日非常搶手的商業用地,變成了沒有多少投資價值的“雞肋”。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他進一步指,目前,部分電商平台暴露出假冒僞劣商品、虛假促銷頻現、價格惡意競爭,利用優勢地位打壓供應商等諸多問題,不僅影響了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而且導致產業鏈利潤持續下滑,製造企業研發創新動力不足。對我國的產業和品牌造成了傷害,特別是惡性競爭等導致市場秩序失衡,實體商業受到嚴重傷害,商業用房、用地價值大幅縮水,社會資產價值流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發展基礎設施的能力弱化。開發商投資意願下降,加劇了商業地產建設停滯和空置問題,這種惡性循環還波及就業、消費、財政收入等多個領域,對經濟增長造成嚴重影響。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種狀況正在影響城市競爭力和旅遊業發展。實體商業不僅承載着展示地方特色、傳播文化的功能,也是推動旅遊業增長和消費力提升的重要載體。隨着各國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實體商業已成為展示城市形象、促進旅遊消費的重要窗口。以日本為例,其商業區土地利用效率高,商業業態豐富,東京銀座的奢侈品店、百貨公司和特色店鋪人流如織,展現出強大的商業魅力,這與我國許多原先中外遊客打卡地的商業名店、名街日暫式微的現狀形成了鮮明對比。為此,涂輝龍委員建議:
一是優化存量商業用地功能定位。建議放寬商業用地規劃限制,允許引入養老、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打造多功能複合型商業中心。通過業態創新和功能混合,提升商業用地價值,增強開發商投資信心。同時,對於盤活存量商業用地的項目,在容積率、建築高度等規劃指標方面給予適當放寬。
二是完善商業用地招商引資政策。對高品質商業企業,實施租金補貼、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重點支持具有產業帶動效應的商業項目,如特色商業街區、文創產業園、主題商業綜合體等。對存量商業用地改造升級項目給予土地用途調整、經營業態擴展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並在財政補貼、信貸支持等方面予以傾斜。
三是規範線上線下市場秩序。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體系,明確線上線下同品牌的商品價格保持一致。完善商品質量追溯體系,建立全國統一的商品溯源平台,實現商品生產、流通、銷售全過程可追溯。加大對假冒僞劣商品的打擊力度,對製售假冒僞劣商品的違法商家,處以貨值金額10-20倍的罰款,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是多部門聯合成立“線上線下市場協同監管辦公室”,建立線上線下商品價格質量監測系統,對同一品牌商品在不同渠道的價格進行實時監測,發現價格異常及時預警。實施“同品同價”信用管理制度,對違反價格規定的商家納入信用評級體系,並與融資、招標等掛鉤。該機構具備相應執法權限,對違規行為可直接實施行政處罰,切實提高監管效率。

文章來源:紫荊網(3月4日)